欧盟正式推出海关改革方案,以应对贸易量增长、监管要求增多等挑战,打造更智能高效的海关环境。改革含三大支柱,包括搭建欧盟海关数据中心、推行AI智能检查、推进电商监管现代化。核心内容为取消150欧元关税豁免门槛,简化税制为四类,2028年先对电商包裹开放相关系统,预计每年可为欧盟新增10亿欧元海关收入。
美国三大快递公司UPS、FedEx和USPS将在2026年上调运费,平均涨幅为5.9%。UPS将从2025年12月22日起率先实施调价,陆运、空运和国际服务费用普遍上涨5.9%,住宅附加费由6.10美元涨至6.50美元,阿拉斯加偏远地区附加费则从43.25美元升至46.25美元。FedEx计划自2026年1月起分阶段调整价格,基础费率和各类附加费均上涨5.9%,同时住宅配送附加费将由按“每票”收费改为按“每包裹”计费。USPS也将在近期公布2026年1月的邮费调整方案,优先邮件特快服务价格维持不变,但陆运包裹和优先邮件将实行新定价,重量在26至70磅的包裹将根据配送区域额外收取8.95至13美元费用。此外,USPS的假日附加费将持续到2026年1月18日,覆盖黑色星期五至圣诞节的购物旺季。此次全行业运费上涨将显著增加跨境卖家的物流成本。
墨西哥政府公布了2026年财政预算草案,提出电商平台需对在平台上销售的本地和跨境卖家代扣税款。根据草案,个人卖家的综合税率为10.5%,企业卖家为12%。如果卖家未提供有效的RFC税号,或将收入转入境外账户,税率将提高至36%。新规要求卖家必须注册RFC并按时申报纳税,合规压力加大,可能影响资金流动。目前该政策还未正式生效,平台的具体执行办法仍在制定中,卖家应密切关注后续动态。
根据NielsenIQ的最新分析,巴西电子商务在2025年预计将实现10%的增长,这主要归功于新消费者的持续涌入以及现有用户购物频率的提升。该公司电商总监Andrea Stoll指出,约40%的在线消费者已转向以补货和日常采购为主要目的的购物模式,这特别推动了快消品类的增长。目前,巴西67%的电商收入集中在市场平台和数字原生零售商手中,其中纯数字零售商在最近一个分析周期内的增长接近15%。由于国际购物税收调整(例如“衬衫税”),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——此前超过80%的跨境购物由价格驱动,但在税后这一比例下降近50%,促使更多消费者选择国内平台。
亚马逊周五宣布将其低价电商服务Amazon Bazaar(美国版称为Haul)扩展至14个新市场,加剧了与拼多多旗下Temu等中国对手在全球超低价商品(如10美元连衣裙和5美元配饰)销售领域的竞争。这项独立应用提供与去年推出的亚马逊应用内廉价购物专区Haul类似的商品,多数产品价格低于10美元,部分低至2美元,涵盖家居用品及时尚品类。新市场包括香港、菲律宾、尼日利亚和台湾地区,此前已进入墨西哥、沙特和阿联酋。
多地税务部门近日二次向跨境电商卖家发出税收风险提示,要求在一天内完成自查整改,重点针对平台报送收入与自行申报数据不一致等问题。此次稽查主要涉及三类情况:一是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但未及时登记为一般纳税人,已有卖家前三季度销售额突破600万元仍维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;二是印花税申报不规范,存在合同金额计算错误或申报延迟;三是平台记录的销售额与税务申报收入差距较大,例如某卖家平台数据显示500万元销售额,实际申报仅300万元,差额多因未将平台佣金计入应税收入或漏报出口销售。税务机关已通过平台数据全流程比对实现全面监管,要求卖家按“权责发生制”以订单全额申报收入,不能仅以实际收款入账,否则可能面临补税和滞纳金风险。
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,日本政府正加速推进进口税制改革,计划取消“个人物品进口减税制度”,原因是这一制度给予了海外卖家不公平的价格优势。日本财务省拟在2026财年税制改革方案中正式废除这一减税政策,最快将在今年年底确定细节。现行制度规定,个人用途的进口商品的计税价格相较商业用途商品低40%。以价格3万日元(约195美元)的商品为例,若以个人用途进口,仅按1.8万日元计税,支付的消费税为1800日元;而日本品牌进口同款商品需按3万日元计税,消费税为3000日元。这一机制同样适用于日本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购买的商品,使得Temu、Shein等平台能够以更低价格销售商品,挤压日本本土品牌销售空间。
Lazada马来西亚站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将调整其佣金政策,新佣金费率将根据产品类别实行差异化收取。同时,为支持新卖家的成长,所有新入驻的卖家将在前120天享受免佣金优惠,入驻超过121天后将依据新标准开始缴纳佣金,并需额外支付8%的销售与服务税。Lazada表示,此次政策调整旨在不断优化卖家与买家的平台体验,通过差异化的佣金策略以及对新卖家的支持政策,以促进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。
墨西哥参议院通过了总统辛鲍姆提交的2026年度预算议案,其中包含一系列旨在扩大财政收入、缩减财政赤字的增税措施,预计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该预算案中的一项关键举措,是对来自中国等未与墨西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(FTA)国家的1371种进口商品加征临时关税。根据商品类别不同,税率分为多个层级:原材料及简单中间品适用10%-15%的税率,半成品及关键零部件税率为20%-35%,而成品及高附加值商品的税率最高,达到35%-50%。据统计,受影响商品约占墨西哥进口商品总量的16.8%,涉及汽车、纺织、钢铁、塑料、服装及玩具等多个行业。
东南亚大卖赠锦旗,仓库焕新效率飙升,见证马帮ERP专业实力!
重磅!舒蕾与马帮科技正式达成合作!